被高盛的最新数据惊到了——鑫耀证券
其最新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,在3月27日至4月23日的一个月内,全球股票基金获得680.79亿美元净流入,新兴市场基金获得271.4亿美元净流入,其中90%都流入了中国市场。
相当于中国股票基金获得246.86亿美元净流入,资金流入额远超韩国、印度、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。
并且从外资加仓的核心标的来看,主要聚焦于腾讯、阿里等盈利能力强劲的港股科技龙头,相关场内ETF也获得资金大幅加仓,$港股科技50ETF(SZ159750)$年内份额增长超300%。
不仅如此,香橼创始人安德鲁·莱福特也透露自己正通过投资iShares中国大盘ETF押注A股鑫耀证券,并直言中国被超卖太久。
想了一下确实也是,现在中国科技股的估值还不到纳斯达克的一半吧?美股现在不确定性要比我们大得多的多,资金自然大幅涌入走得更稳、走得更远A股。
但是不管是从A股还是从港股来看,最近的行情都是挺分化的:科技和红利平分秋色,不是你来就是我往。前两天科技都没有涨过红利资产,但今天却是压倒性优势。
展开剩余66%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上面K线图中的$港股红利低波ETF(SH520550)$鑫耀证券,周净流入已经实现9连阳了。毕竟随着利率1时代的到来,高股息资产是绝对的避险核心。
4月以来,超30家中小银行下调定存利率,3年期、5年期利率分别跌至2.04%、1.88%,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(住户存款余额160.47万亿,同比+12.1%)。低利率倒逼资金转向高股息资产,港股红利低波ETF(520550)标的指数股息率7.99%,市盈率6.19倍,成为“类固收”首选。
这种极致分化的行情,让越来越多人盯上了“科技+红利”的哑铃策略——左手握住科技成长的β,右手锁定红利分红的α,港股“哑铃策略”已经是资金共识。
在外资长线押注与内资避险需求共振下,港股科技50ETF与港股红利低波ETF的组合,或将定义2025年的投资胜负手。
港股科技50ETF(159750)权重股涵盖了互联网、半导体、智能汽车三大黄金赛道,腾讯、阿里、小米占了近35%权重,既能吃到AI大模型的红利,又能抓住智能汽车出海的风口,4月份日均成交额1.5亿,还是T+0交易方便根据行情动态调仓。
港股红利低波ETF(520550)7%的股息率远超银行理财,且月度分红提供稳定现金流,年内最大回撤仅3.2%,波动率不足科技股1/3,提供收益“安全垫”,绝对的低利率时代避险首选。
涨的时候,科技股负责冲锋,跌的时候,红利股负责防守,完美把握轮动行情。所以与其在“追涨科技”和“死守红利”之间纠结,不如试试这种哑铃策略——既能把握高成长的核心资产,又能享受高股息的安全垫,进能抓反弹,退能抗波动,让账户组合和大A一样走得更稳、也更远。
作者:ETF金铲子
来源:金融界鑫耀证券
发布于:北京市国华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